座谈会前诵经活动
佛宝网莆田讯 2019年5月30日,由莆田广化寺、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联合主办,玉湖陈氏理事会、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华亭分会承办的“本如老和尚诞辰155周年座谈会”在广化寺隆重举行。
纪念本如老和尚诞辰155周年座谈会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莆田广化寺监院定兴法师在当天本如老和尚诞辰纪念日诵经祈福上主法。莆田市政协张亦兵,莆田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陈瑞发,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莆田广化寺监院贤立法师,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会长陈国森,本如老和尚侄孙陈石峰在座谈会上分别致辞。福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福建佛学院副院长振宇法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贤日法师,莆田广化寺大知客戒霖法师、其他执事以及莆田市陈氏宗亲代表等1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追忆本如老和尚一生爱国、爱教、爱家乡的大爱情怀,深切缅怀老和尚以佛教造福万民的功德芬馥。
本如老和尚侄孙陈石峰在座谈会上致辞
会议指出,本次活动缅怀先祖,饮水思源、不忘根本,是继去年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莆田隆重召开之后,广化寺迎来的又一场具有非凡意义的纪念活动。本如老和尚曾于清末民初担任莆田广化寺住持,是广化寺近代以来几位立柱式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恢复兴建广化寺”“与印尼、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扩大佛教文化交流”“在海外创办10余处广化寺下院”“修建秋芦溪大桥、下磨溪桥、木兰溪堤坝以及木兰溪码头”等重大事迹中,为世界佛教、为广化寺、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最可贵精神的实质,是老和尚用其毕生精力勤行佛事,信仰纯正、道心坚固,行善积德、团结众僧、造福万民,把中华优秀佛教文化传播到东南亚,锻造、浓缩而成就为“爱国、爱教、爱家乡”精神。他的精神不断激励后人,圆禅长老、圆拙长老等一代代“广化人”毅然接下复建广化寺的责任,定海长老和弟子以及几代以后的华人——对广化寺祖庭生起向往,支持祖国、支援祖庭建设。如果没有本如老和尚那种为佛教、为人民孜孜以求的坚定信仰和推动广化寺中兴等宝贵精神,如果没有老和尚推动印尼法师们建寺的力量,并一代代地传承,很难说有今天的广化寺。
会议表示,纪念本如老和尚就是要弘扬老和尚善根深厚、德行高尚、持戒精严、坚忍苦修、慈悲济世的“爱国、爱教、爱家乡”宝贵精神,在缅怀祖师们功德、不能让这种功德隐没的同时,更要继承前辈高僧大德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优良传统和为时代担当精神,在不断加强寺院内部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东南亚传统友好寺院联系服务“一带一路”,弘扬中华佛教优秀传统文化,多行善积德,多做善事。
屏幕上为本如老和尚法相
本如老和尚简况
本如老和尚俗姓陈,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1864年农历4月26日出生,系莆田始祖陈仁公第三十代孙。1872年于8岁时在仙游九座寺出家,1879年随善和老和尚由仙游九座寺前往恢复兴建莆田广化寺,在善和老和尚于1906年赴京请“龙藏”回程途经厦门圆寂后,于1906至1932年期间担任广化寺住持,1932年农历4月26日因操劳过度圆寂,世寿69岁,出家61年。
本如老和尚生前先后25年共17次历经千辛万苦、不畏艰险地赴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1个国家,在扩大对海外佛教文化交流、陆续创办10余处广化寺海外下院的同时,安排年轻的通怡法师驻锡印尼,与通莲法师、体心法师等人齐心协力,省吃俭用地募集善款回广化寺修建了大悲阁、藏经楼、天王殿和山门等殿堂,维持广化寺常住日常基本生活,为广化寺陆续购置阳城村水田280亩和其他水田共计400亩,创建广化寺下院包括涵江如意堂、城厢肖厝清源堂等9处,修建家乡的秋芦溪大桥、下磨溪桥、木兰溪堤坝以及木兰溪码头等地,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本如老和尚持戒精严,深孚众望,继承善和老和尚遗志,多次担当弘传戒律之责,尤其于1923年为求受具足戒而后成长为佛教界高僧的宏船长老等人传戒。还不辞辛劳两次前往京城,请求朝廷赐藏经七千余卷,在金銮殿上应慈禧皇太后要求完整无误倒背《金刚经》,并被赐封为南山广化寺祖师爷,获赐九龙衣(袈裟)及玉如意玉杯等物,为振兴广化寺增添光彩。
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莆田广化寺圆拙长老生前曾回忆说,(近代以来)广化寺第二代本如老和尚往返(海外)17次,购置地产,培植果树,经常草绳绑腰在果园除草,勤勤恳恳。戒、德、责任,这是支撑和建起广化寺的重要力量,南山广化寺风范有传承,与社会的主流价值相一致,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