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人异士评析香道
2015-02-07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

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今有香不见烟;

素馨欲开茉莉折,底处龙涎示旃檀。

平生饱食山林味,不柰此香殊妩媚;

呼儿急取蒸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宋]杨庭秀《焚香诗》


香道,是从沉香木内在的香气,创立典雅的闻香组合,想出幽丽的作法,创造美术性质高的道具。

——志野流香道 第20世家元 蜂谷宗玄

从最初香木渡来之后,经过礼仪和游戏,几经变迁,整理组合和形态,成为香道的一种艺道,根据正确认识和修养,谋求善导人心的东西

——战后日本香道家一色梨郷

“品香的神奇就在于在半小时内,你能体会到不同的气息。香是有生命的,它在燃烧的过程中不停与你对话,你用心与它沟通,它就会报答你。”

——台湾逢甲大学刘良佑教授(已故)

“以我的理解,所谓香道,就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闻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寂静之中。”

——上海作家沈嘉禄

闻香是一种考验人学识和感觉的近乎艺术的行为,要求习香者通过鼻子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它的目标是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
 
鉴真大师东渡,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给日本传入了熏香和香文化,寺院是天天都香烟弥漫,朝廷则在举行典礼时焚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文化从寺院走向王宫贵族,他们学起“唐人”做法,经常举行“香会”进行闻香、品香。

直到今日,香道习俗仍在日本的一些地方保留着,与“茶道”、“花道” 一起构成了日本的“三雅道”。

总体而言,香道分为供香(供于神佛前)、空香(焚于礼堂和室内)、玩香(多人香会)。一般我们所称的“香道”是最后一种。

佛为众生,众生为佛!慈霞只做天然香!
佛为众生开智慧,众生为佛供真香!
用天然香吧!别再用烟熏菩萨了!



首页  会员中心  频道中心  论坛 更多
香道网-www.tiaoxiang.cn
中国香文化门户网站,调香师香道师专业平台
Powered by 香道网-www.tiaoxiang.cn(2016-2023)